合资品牌终于怕了“自主品牌”?

每年参加广州国际车展,都会发现少不了自主品牌。随着自主品牌从数量上到质量上的飞速发展,自主品牌展台开始累积起越来越高的人气及认知度。

在长城WEY品牌成立一周年庆典现场,魏建军再次发话,希望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自主品牌的车型。要是在一年前,这种出自民族情怀引发的共鸣,还是会引发多少欢呼。但是,显然一年后,这已经不再是空话。至少,梦想不再遥远。当WEY?P8这一Pi4新平台下的首款新能源车,开启长城新能源模式战略转变之后,更担负起实现理想的希望。随着WEY两款新车VV7、VV5月销破万指日可待,吉利领克01的火爆订单,同样预示着,即使“上攻”,也没有像人们之前那么看衰。

当然,有人指出,表面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也要看到,与人家百年车企相比,咱们的上攻车型及品牌,底盘、发动机等“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因此,新能源领域被自主品牌视为“弯道超车”的最佳机会。双积分政策的背景下,就连“SUV大户”长城也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车WEYP8,更不用说其他自主品牌不断发力新能源车市场了。

不过,竞争对手特别是合资品牌对手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

当人们还在为领克01预售价17万-24万元,部分二线合资品牌新车定价却下探至15万元区间感到惊讶时,还有业界人士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这只是销售韩系、法系等在华销量相对不高的合资品牌会有所担心。事实上,日系三大品牌经销商已经感受到压力。在他们看来,合资品牌目前正处于豪华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夹击中,加上本身合资品牌竞争对手的不断挑战,迫使合资品牌已经在进行全方位的提升。除了更低的价格,还表现在新车的做工水平、配置、质量等多方面,都只能比之前更具有性价比。特别是在“上攻”过程中,在人们心目中的品牌好感,正在迅速提升。今年以来,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上至管理高层、设计师,下至经销商销售人员向自主品牌的人员流动,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免责声明:此文章由网友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如涉及侵权,请在30个工作日内联系本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