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出海:从“中国智造”升级为“中国品牌”
“中国制造”出海不仅仅要向“中国智造”转型,还要打造“中国品牌”。昨日,“亚马逊全球开店”在厦门宣布“下一代贸易链”整合解决方案,从定制化解决方案、国际站点拓展到开店生态圈构建,试图推动中国卖家从传统的外贸关系中转型升级,打造国际品牌。
“很多企业做代工时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的信息仅来自定单。现在需要通过数据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断去尝试。”昨天,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负责人戴竫斐接受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提到,除了“制造+”计划,针对中国市场卖家,亚马逊正做更多的本地化服务。
根据戴竫斐介绍,实际上“下一代贸易链”整合解决方案也是“亚马逊全球开店”2018年的战略重点,一方面,亚马逊将针对制造商、贸易商及品牌商等不同领域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另一方面,包括刚刚于12月5日上线的澳大利亚站,也已经同步针对中国卖家进行开放。戴竫斐告诉南都记者,至此,亚马逊全球已经有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共11个面向中国卖家开放的市场。此外,亚马逊也将从物流、金融、运营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给卖家以本土化支持。
出海渠道有了,关键是制造业的转型,如何实现从产品到打造自有品牌的升级?戴竫斐表示,就制造业来看,传统厂家拥有生产线和供应链优势,但在出海过程中,缺少的是直面用户的经验,亚马逊的目的是,“(帮助)其与全球消费者直接对接,建立自有品牌。”针对此,亚马逊提供给中国卖家的一项服务是,会将实时的消费者反馈和数据提供给卖家,帮助其优化供应链和选品。
戴竫斐也提到,很多中国卖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品牌,“一步一步慢慢来,通过有更好的产品来打造国际品牌。”
案例
从OEM到自有品牌
深圳万德仕科技DOSS品牌是亚马逊平台上的中国卖家之一,历经了从O EM代工向自主品牌的转型。万德仕董事长李勇告诉南都记者,此前D O SS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在家乐福、沃尔玛等线下商超,即便向线上转型之初,给自己的定位仅是“音箱的生产商和制造商”,但在成本高企、利润稀释的现实面前被迫转型,打造自有品牌。
去年搭上亚马逊“制造+”项目东风之后,万德仕才有了自有品牌的建设和打造。戴竫斐补充道,这也是中国卖家转型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学习怎么通过大数据和新科技来进行产品生产,学习如何通过电商运营进行品牌建设。李勇表示,现在万德仕给自己的定位不仅仅一个电商品牌,而“是要在音箱行业做中国的Bose。”李勇透露,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DOSS的销售额将可达到600万美元。